毛主席后悔修改国名,称:如果使用“中华民国”,能解决台湾问题
我国差点命名为中华民国?主席还为此后悔过
各位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万事皆需要重新商定,国旗国歌乃至国名,这些都是影响之后数百年的问题。在国旗国歌上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你知道吗,在国名上也曾发生过争论,甚至毛主席还曾后悔过没用中华民国的名字。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为各位说说。
国名之争
1949年6月,彼时我党的胜利早已板上钉钉,在去年就邀请各路民主人士召开会议,其实是在哈尔滨,但考虑天气寒冷就定在了北平。6月我党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在会上毛主席与民主人士商讨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的相关事宜,并在结束的时候大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各位没有看错,最初我国的名字就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但是,黄炎培、张志让等人认为此名称不妥,他们认为民主和共和两字没有办法放在一起,有些冲突,于是建议将国名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国”,简称“中华民国”或“中华民主国”。所以之后周总理在起草共同纲领时,在国名后面加上了一个括号,写着“简称中华民国”。
这次争论很快就引起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视,在商讨会议上,张奚若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他说老前辈觉得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字太长,说要用中华人民民主国来当国名。但我本人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比中华人民民主国好。有人民就可不要民主二字。有人民就代表了民主,而且民主的英文单词与与人民是一样的,都来自希腊文。
张奚若的建议得到了周总理、毛主席等人的支持,最终在1949年8月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
简称之争
但对于中华民国的简称是否要保留,毛主席等人还是举棋不定。因此在开国大典前夕,周恩来邀请了何香凝、林伯渠等著名民主人士来六国饭店参加宴会,并向他们征求对“中华民国”这个简称的意见。
何香凝和黄炎培都表示支持保留这个简称。他们认为这个国名已经用了38年,已经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而且这也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成果,这也算继承孙先生的衣钵。但是司徒美堂却不同意。他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革命家。他非常严肃地说:国名是一个神圣的称呼,是一个国家的代表,如今革命已经胜利了,与之前腐败的民国并不相同,应该有个全新的面貌。而且改名更应该光明正大的,向全国民宣布被欺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司徒美堂的话得到了周总理赞同。毛主席听完之后也放弃了中华民国的简称。于是在9月27日下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决定不用“中华民国”这个简称。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新中国的正式名称。
简称之悔
1965年,在接受采访时,毛主席突然后悔地说:“如果使用中华民国国名,那么台湾问题会很好解决。”毛主席认为,中华民国这个国名可以减少很多麻烦,解决台湾很多问题。比如,在退出联合国时,可以顺水推舟地收复台湾。
但是事实上,“中华民国”这个国名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台湾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名称上的差异,而在于政治上的分歧。只有真正实现两岸统一才能解决台湾问题。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并没有错。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主权和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它也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那么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待这次国名之争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进行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